2020“最慘”行業變“最紅”!廈門外貿連續三月保持兩位數增長,8月份創歷史新高
疫情之下,外貿行業一度大受沖擊,被稱為今年“最慘”行業,但如今,“最慘”行業變成了“最紅”。
近日,中國海關發布了一組令人大跌眼鏡的數據:今年8月份,中國出口額高達1.65萬億人民幣,同比大增12%。這個數據不僅刷新了疫情暴發以來的紀錄,更創下自去年3月以來的新高。
落地廈門,6至8月,廈門進出口已連續三月以同比兩位數的速度增長,8月份更是以656.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。廈門外貿企業正從一籌莫展,奔向業務大漲的黃金時期。
神速
連續3月兩位數增長
近日,廈門海關發布今年前8月進出口數據,1至8月,廈門貨物貿易進出口4357.6億元人民幣,比去年同期增長6.4%,占同期福建省進出口總值的50.1%;同比增速高于同期全省增速5.8個百分點,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速3個百分點。
值得一提的是,6-8月,廈門連續三個月進出口同比以兩位數的速度保持增長,月度進出口值持續高位運行,并在6月、8月分別創下633.5億元和656.8億元歷史高點,外貿運行整體穩中向好,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。
從企業類型來看,國有企業發揮“壓艙石”作用,助力外貿穩定運行。1至8月,廈門國有企業進出口1475.2億元,增長33%。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427.1億元,下降5.2%;民營企業進出口1449.6億元,下降1.6%。
從區域來看,東盟、美國和歐盟是廈門前三大貿易伙伴。前8月廈門對東盟進出口794.6億元,增長18.1%;對美國進出口558.7億元,對歐盟(27國,不含英國)進出口493.1億元,以上三者合計占廈門進出口總值的42.4%。
從產品類別來看,機電產品、金屬礦砂和農產品是廈門市前三大類進口商品。前8月,廈門進口金屬礦砂468.2億元,增長38.1%;進口農產品315.2億元,增長42.9%。
同期,基建類產品和民生消費類產品進口增長較快。進口銅材、鋼材分別為45.7億元和27.7億元,增長118%和197.6%;進口民生消費類產品—水海產品、食用植物油和肉類(包含雜碎)分別為25.9億元、21.5億元和17.4億元,增長76.5%、88.1%和144.1%。
探因
“政府之手”功不可沒
外貿被稱為今年“最慘”的行業,近幾月出口額卻實現反轉,背后原因耐人尋味?!啊帧Σ豢蓻]?!敝斀涀骷覅菚圆ㄕJ為,中國政府推出了力度空前的穩外貿政策。比如在信貸、稅收等方面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支持,緩解企業資金壓力。同時鼓勵外貿公司舉辦各種線上展會,這一系列動作讓不少外貿企業活了下來。
身為外貿重鎮的廈門就是如此。面對疫情大考,廈門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外貿企業受沖擊嚴重。廈門市稅務局利用大數據全面分析、精準發力,通過建立快速響應機制、“銀稅互動”舉措等“硬核”服務,為出口企業問需把脈,穩住外貿基本盤。
導報記者昨從廈門市稅務局獲悉,今年1至8月,廈門稅務已累計為全市9245戶出口企業辦理退稅154.8億元,其中為外貿企業辦理出口退稅金額同比由降轉增,已達到去年同期水平。
“疫情前我們月出口額約2300萬元,疫情后一度降至只有1700萬元,下滑35%?!睆B門倍杰特科技股份公司生產的水箱配件、花灑、智能馬桶等健康衛浴產品,占該公司對外出口比重較大,其財務負責人陳科告訴導報記者,疫情發生后公司訂單銳減,加之原料價格上漲,給公司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,“出口退稅率提高算是讓我們緩了口氣?!?/p>
陳科拿馬桶緊固件舉例,其產品出口退稅率從原來的10%提高到13%,公司去年該類產品的出口240萬元,當時10%退稅率享受了24萬元的出口退稅,今年退稅率提高到13%,這樣算下來可享受31.2萬元退稅。
近期,廈門宇動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獲得了400萬元的信用貸款,大大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。該公司主要從事健身器械生產,主要出口美國,年后美國訂單持續增加,但運輸、人工成本持續加大,加之庫存原材料告急、之前的尾款尚未到賬,公司運轉所需的資金出現缺口。
宇動體育相關負責人羅永利說,稅務部門在了解公司情況后,評估了公司近年來的納稅信用評級和納稅情況,向農商銀行推送的同時,與財政局、金融辦等多個部門溝通,最終為企業提供增信服務,幫助他們在原來200萬元貸款額度的基礎上又增加了200萬元的貸款額度。
發現
跨境電商助企業自救
除了“政府之手”,吳曉波還認為,疫情讓全球實體經濟遭到很大沖擊,但由于中國有效地控制了疫情,中國工廠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復工,供應鏈完備的優勢進一步凸顯,彌補了海外供需缺口,并且隨著各國經濟恢復,外需市場又重新被打開。
更重要的是,外貿企業開展了一系列的自救行動,比如不少外貿公司首次通過跨境電商渠道,嘗試將庫存商品賣出去。根據官方統計,今年上半年全國跨境電商出口增長了將近30%。
廈門是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的“先行者”。今年7月1日,廈門海關放行首票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,該票貨物主要為層架、酒架、餐車等,是福建首票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業務,標志著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在廈門關區正式啟動。
廈門金華南集團是這項業務的“首吃螃蟹者”,業務經理劉奕鑫表示,以前貨物按照一般貿易申報,現在海關可以優先查驗、優先通關,大大提高物流時效,降低物流和配送費用,對產品流轉和資金周轉有很大幫助,他們的首批貨物發往美國,并在亞馬遜等平臺銷售,貨物貨值172711元人民幣。
導報記者了解到,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試點運行首月,廈門海關累計監管報關單33票、清單274票,總貨值484萬元,主要商品是貨架、餐車、服裝、鞋帽等。
兩個月以來,廈門口岸跨境電商出口業務不斷擴面增量,呈穩步上揚態勢。截至9月1日,廈門海關共監管跨境電商B2B出口報關單85票,價值2355萬元,其中8月共監管出口報關單51票,價值1914萬元,環比分別增長50%、334%。
據了解,目前廈門跨境電商出口商品以家具、工藝品、服裝為主,B2B報關單申報模式實現常態化,預計對廈門跨境電商業務有較大推動作用,促使廈門企業借跨境電商“東風”實現自救。
據悉,去年全年,廈門跨境電商進出口達5.1億元,同比增幅明顯。今年以來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傳統外貿出口大幅回落,但跨境電商卻逆勢增長,1-5月廈門海關監管跨境電商進出口貨值達3.99億人民幣,同比增長11.54倍,為廈門外貿發展注入新動能。